5日,佛山市順德區出台《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核心區工作方案商務中心》(下稱方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扶持裝備製造業,並提出5年內實現規模以上機械裝備製造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成為與家電產業並駕齊驅的經濟新增長極。
  作為廣東經濟強區,順德以製造業見長,擁有中國家電之都、中國傢具商貿褐藻醣膠之都等稱號,每年產出數千億工業產品。
  站在轉型發展的關鍵節點,順德為何要選擇裝備製造業作為新一輪經濟發展重點?該區又有何底氣成為珠隨身碟江西岸機械裝備產業帶的核心區?
  誘因
  機械裝備再造固態硬碟產業“新紅利”
  “企業轉型催生對機住商不動產械裝備的巨大需求,正是促使政府‘出手’扶持產業的首要原因。”順德區有關負責人說。
  “1秒鐘就能生產1台微波爐。”走進格蘭仕最新落成的生產車間,一臺微波爐從組件→預裝→總裝→打包→堆垛→傳送入倉→科學倉儲→自動化出庫,一氣呵成。“我們是用造汽車的裝備來生產微波爐。”格蘭仕有關負責人說,今年3月,該集團宣佈斥資30億進行自動化工廠升級,實現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統計顯示,新工廠的單線人均效率比傳統生產線提升了62%。
  創造更高的生產效率,這是機械裝備給順德製造帶來的“新紅利”。而在效率提升的同時,越來越智能化的設備也進一步降低了對人工的依賴,減少了工資成本支出。
  在廣東櫻奧廚具有限公司車間內,5台打磨機器人正不停工作,在上下翻飛之間,它們已經完成了水槽製造中磨側、推面、做角等三道工序。“兩個工人就能操作5台機器人。”櫻奧總經辦經理陳從漢說,以製造20萬個水槽為例,採用新機械手的生產線僅需13個工人,為原來的1/4。
  順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引入中國工程院院士段正淳團隊對生產過程進行智能化改造,今年已見成效。“以前一人操作一臺機器,現在一人操作六台機,緩解企業招工難的瓶頸。”順威高級部長丁斌說。
  更為重要的是,機器人比人工操作有著更加穩定的質量品質。以櫻奧廚具為例,同一道工序,採用手工生產需要50名工人,產品一次合格率只有60%;採用機器人後僅需18名工人,產品合格率高達90%。憑藉過硬的產品質量,該公司也贏得了德國、美國等客戶的訂單。
  比櫻奧廚具和順威精密更早實施智能化改造的是美的集團。早在2010年,美的家用空調就在各個車間廣泛應用各類三軸、四軸機器人。一年後,該公司提出“精品戰略”,機器人因能夠更精確地對一些工序精心加工,保障產品質量而被廣泛使用。2012年,美的空調又成立了專業的機器人設計加工團隊,自主研發電子、鈑金加工裝配機器人生產線。根據報道,美的家用空調實施依靠自動化設備、機器人來提升人員效率和產品質量計劃後,生產員工將由2011年的5萬人減至2015年的2.5萬人。
  筆者走訪發現,從大中企業到小微企業,從家電製造到各種傳統製造,處於轉型升級中的順德企業正催生一個機械裝備應用新浪潮。
  基礎
  機械裝備成第二大超千億支柱產業
  順德要成為珠江西岸機械裝備製造產業帶核心區,除了依靠強大市場需求,更離不開良好的產業基礎作為支撐。
  提起順德,很多人會聯想到家電製造,卻很少會將其和機械裝備業放在一起。但實際上,作為老牌製造基地,順德機械裝備產業,尤其是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領域在廣東省乃至全國都具有不可小覷的“江湖地位”。
  歷經多年發展,順德已經成功躋身廣東三大裝備製造基地之一,形成了陳村壓力機械和陶瓷機械、容桂機械模具、倫教木工和玻璃機械、勒流交通機械、大良塑料機械、科技工業園汽車配件、勒流滑軌鉸鏈等產業基地,集聚效應和行業特色明顯。其中陶瓷機械、木工機械、鍛壓機械、塑料機械四者分別占廣東市場份額的90%、60%、40%和30%。
  近年來,儘管同樣遭受國際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但順德機械裝備製造業卻依然保持良好發展態勢。2010年,該行業以1056億元的產值成功邁入“千億俱樂部”,成為該區繼家電業之後第二個超千億的支柱產業。隨後的2011年、2012年、2013年,該行業分別以1284.5億、1310.7億、1457.9億的“亮眼”成績夯實其產業地位,三年複合增長率達11.5%。
  這種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的現象,在後金融危機時代的傳統產業發展中並不多見。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發展態勢還在持續,後勁很足。統計顯示,今年1—6月,順德裝備製造業在萎縮的市場困局中逆勢增長,產值超過526.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1%。
  如此“搶眼”表現的背後,是順德培育了一大批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企業作為支撐。科達的陶瓷機械、震德和伊之密的註塑機械、廣鍛的鍛壓機械、萬聯的包裝機械、順特的乾式變壓器、申菱的恆溫恆濕空調機組、豐凱的高檔紡織機械等,均是領先於國內乃至國際先進水平的主導產品。從全省層面看,順德區全區共有6家企業入選省50強裝備製造業重點骨幹企業、12家企業入選100家重點培育企業,分別占全省的12%。這組數據不僅遠遠領先於全省縣域,更跑贏了諸多地級市。
  正是基於這種雄厚的實力,國家工信部在2011年底就批覆同意順德成為全國首個也是當時唯一的“裝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暨智能製造試點”。
  方向
  發展智能製造培育產業國際競爭力
  作為廣東乃至全國外向型經濟的典型,順德發力機械裝備製造業更出於培育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長遠考慮。
  30多年前,地處珠江西岸的順德,憑藉土地和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以港澳為師,成功切入全球產業鏈的加工製造環節,造就了高速發展的外向型經濟。30多年後,當初的土地和勞動力等要素資源“紅利”已日漸消失,初步完成資本和技術積累的順德企業,正面臨著發達國家製造業迴流和產業梯度轉移規律的雙重“夾擊”。
  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被視為全球經濟走向的一個新“分水嶺”。回顧過去幾年,全球工業領域的智能化、自動化競爭日益激烈。而放眼東南亞各國,當地廉價的勞動力正成為中國製造的強力競爭者,分食各種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蛋糕”。
  在這種背景下,順德製造業該何去何從?對此,順德區區長黃喜忠指出:“裝備製造業是製造業的核心,發展裝備製造業是順德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也是經濟發展的後勁所在。”因為,作為工業的“母機”,裝備製造業可為傳統製造業提供先進的解決方案,鍛造出新的產業競爭力。
  去年10月,順德區政府和省經信委簽訂框架協議,選址順德高新區建設廣東省智能製造產業基地,重點引進智能裝備、機器人以及智能製造應用項目,打造高端企業集聚、產業鏈條健全、服務功能完善的廣東省智能製造產業集群。
  “在國內政產學研合作已經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情況下,順德機械裝備業要瞄準國際先進水平,進一步擴大開放,通過尋求國際合作來推動產業提升。”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梁維東進一步指明瞭產業發展的新方向。為此,他於今年4月親率順德機械裝備製造商會20多位企業家赴歐洲考察,重點學習德國經驗,打開“兩德”合作的“新大門”。
  撰文:張培發 高綺樺
  “十大工程”
  促裝備業逆勢上揚
  ■剖析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廣東製造的前沿地帶,順德區委、區政府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就已意識到,裝備製造業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並專門針對該行業出台一系列扶持辦法,力度之大,覆蓋面之廣,遠勝家電等其它支柱產業。
  早在2010年,該區就出台關於促進機械裝備製造業發展實施方案及兩個扶持辦法,設立區機械裝備製造業發展專項資金,從財稅、項目、融資、平臺等七大方面對裝備製造業進行扶持。這也是順德首次單獨針對一個行業出台具體的扶持政策。
  2012年,該區又專門召開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大會,發佈《順德區促進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明確行業未來五年行業高端化、規模化、集群化和品牌化的發展方向,並提出重點實施數控一代、機械城、產業聯盟、技術改造、“兩化”融合、首台(套)產品、本土產品供需、戰略併購、發展載體和信息平臺等10項工程,推動全行業升級。
  在政策的強力支持下,順德裝備製造業近年來一直保持持續上升態勢。順德經濟部門的一個調查顯示,該行業人均勞動生產率已達15.5萬元/人,遠高於家電業每人12.6萬元的平均水平。  (原標題:用“機器紅利”再鑄產業輝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z09czvgb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